电解液纯净度和密度的检测需根据电池类型采用差异化方法,具体操作规范与技术要点如下:
操作规范与精度控制
检测项设备要求环境控制精度范围
密度测量 恒温比重瓶±0.1℃ 无振动平台 ±0.001 g/cm³
水分检测 手套箱水氧值<0.1ppm 温度25±2℃ ±1ppm
金属杂质 超净台(CLASS 100) 酸雾过滤通风 ±0.1ppb
常见误差与规避措施
温度补偿缺失:
未校正温度时,电解液密度每偏差5℃产生0.01 g/cm³误差,需严格按公式 ρ25=ρt+0.0007×(t−25)ρ25=ρt+0.0007×(t−25) 换算。
取样污染:
金属探头接触电解液会引入Fe²⁺杂质,应使用石英吸管或塑料工具。
水分吸附:
锂电池电解液暴露空气5分钟水分增加50ppm,操作需在氩气手套箱完成。
💎 检测标准与合格阈值
参数铅酸电池锂电池
密度范围 1.26–1.28 g/cm³(25℃)3 1.20–1.25 g/cm³
水分上限 ≤50 ppm11 ≤20 ppm(三元锂)
Cl⁻含量 ≤5 ppm17 ≤1 ppm1018
注:铅酸电池电解液需每季度检测密度与杂质,锂电池在注液前需全项检测。
文章关键词:电解液纯净度和密度的检测需根据电池类型采用差异化方法,具体操作规范与技术要点